• Artists
    • Interior
    • Art
    • Landscape
    • Exhibition
    • Installation
    • Package design
    • Visual
    • Style
    • Workshop
  • Award
  • Speech
  • News
    • Syntheic Nature
    • SACHIMA
    • The New Normal
    • Egg
    • FRAGRANCE OF FLOWERS
  • Press
  • About
  • Annual Theme
  • Hiring
  • contact
Menu

質物霽畫 BOTANIPLAN VON LEE CHI

14 承德路三段90巷
, 台北市, 103
+886 2 2599 4373
質物霽畫

質物霽畫

BOTANIPLAN VON LEE CHI

質物霽畫 BOTANIPLAN VON LEE CHI

  • Artists
  • Works
    • Interior
    • Art
    • Landscape
    • Exhibition
    • Installation
    • Package design
    • Visual
    • Style
    • Workshop
  • Award
  • Speech
  • News
  • Product
    • Syntheic Nature
    • SACHIMA
    • The New Normal
    • Egg
    • FRAGRANCE OF FLOWERS
  • Press
  • About
  • Annual Theme
  • Hiring
  • contact
 
Featured
09_琢豐 無機體 04.jpg
Oct 17, 2019
- Tracking BVLC | Sept 4 -
Oct 17, 2019
Oct 17, 2019
09_琢豐 無機體 03.jpg
Oct 17, 2019
- Tracking BVLC | Sept 3 -
Oct 17, 2019
Oct 17, 2019
09_琢豐 無機體 02.jpg
Oct 17, 2019
- Tracking BVLC | Sept 2 -
Oct 17, 2019
Oct 17, 2019
09_琢豐 無機體 01.jpg
Oct 17, 2019
- Tracking BVLC | Sept 1 -
Oct 17, 2019
Oct 17, 2019
08_MIMO.jpg
Oct 17, 2019
- Tracking BVLC | Aug 2 -
Oct 17, 2019
Oct 17, 2019
【 質物霽畫 BOTANIPLAN VON LEE CHI|德國 iF Design Award 2021 】

於近日收到來自德國iF設計獎(iF Design Award)的獎座。該獎項不僅是最具聲望與前瞻思維的設計匯流平台,創立多年以來早已成為全球公認的設計標章,具有高度指標性。 質物霽畫 以「 土壤 Tǔrǎng 」作品於 iF Design Award 2021獲得高度肯定。

此系列設計為了大樹茶量身打造了五款礦物造型藝術珍藏禮盒,希望能透過包裝回到概念本身,從茶餅取之的源
【 質物霽畫 BOTANIPLAN VON LEE CHI|德國 iF Design Award 2021 】

於近日收到來自德國iF設計獎(iF Design Award)的獎座。該獎項不僅是最具聲望與前瞻思維的設計匯流平台,創立多年以來早已成為全球公認的設計標章,具有高度指標性。 質物霽畫 以「 土壤 Tǔrǎng 」作品於 iF Design Award 2021獲得高度肯定。

此系列設計為了大樹茶量身打造了五款礦物造型藝術珍藏禮盒,希望能透過包裝回到概念本身,從茶餅取之的源
【 質物霽畫 BOTANIPLAN VON LEE CHI|德國 iF Design Award 2021 】

於近日收到來自德國iF設計獎(iF Design Award)的獎座。該獎項不僅是最具聲望與前瞻思維的設計匯流平台,創立多年以來早已成為全球公認的設計標章,具有高度指標性。 質物霽畫 以「 土壤 Tǔrǎng 」作品於 iF Design Award 2021獲得高度肯定。

此系列設計為了大樹茶量身打造了五款礦物造型藝術珍藏禮盒,希望能透過包裝回到概念本身,從茶餅取之的源
[ The book house ]

從一塊陌生的基地,開啟了一本未來將要承載大小故事的空間書籍,在一處已經累積著歲月的樑柱、樓板之中,尋找還未曾被發掘的使用模式,透過許多的溝通和一些不錯的想法,逐漸雕磨成提供主人居住的環境。有限的空間下,移除多餘的元素、牆面、RC樓梯...,增加前後光線的透明、室內移動的連結、色調的樸實,凸顯身為一個說故事者所擁有的書籍蒐藏,成為生活其中持續閃爍的光芒,同時某些片刻的寧靜,能捕捉到具有抽離的靈魂背後無邊際的想像力與色彩。

From an unfamilia
[ The book house ]

從一塊陌生的基地,開啟了一本未來將要承載大小故事的空間書籍,在一處已經累積著歲月的樑柱、樓板之中,尋找還未曾被發掘的使用模式,透過許多的溝通和一些不錯的想法,逐漸雕磨成提供主人居住的環境。有限的空間下,移除多餘的元素、牆面、RC樓梯...,增加前後光線的透明、室內移動的連結、色調的樸實,凸顯身為一個說故事者所擁有的書籍蒐藏,成為生活其中持續閃爍的光芒,同時某些片刻的寧靜,能捕捉到具有抽離的靈魂背後無邊際的想像力與色彩。

From an unfamilia
[ The book house ]

從一塊陌生的基地,開啟了一本未來將要承載大小故事的空間書籍,在一處已經累積著歲月的樑柱、樓板之中,尋找還未曾被發掘的使用模式,透過許多的溝通和一些不錯的想法,逐漸雕磨成提供主人居住的環境。有限的空間下,移除多餘的元素、牆面、RC樓梯...,增加前後光線的透明、室內移動的連結、色調的樸實,凸顯身為一個說故事者所擁有的書籍蒐藏,成為生活其中持續閃爍的光芒,同時某些片刻的寧靜,能捕捉到具有抽離的靈魂背後無邊際的想像力與色彩。

From an unfamilia
[ The book house ]

從一塊陌生的基地,開啟了一本未來將要承載大小故事的空間書籍,在一處已經累積著歲月的樑柱、樓板之中,尋找還未曾被發掘的使用模式,透過許多的溝通和一些不錯的想法,逐漸雕磨成提供主人居住的環境。有限的空間下,移除多餘的元素、牆面、RC樓梯...,增加前後光線的透明、室內移動的連結、色調的樸實,凸顯身為一個說故事者所擁有的書籍蒐藏,成為生活其中持續閃爍的光芒,同時某些片刻的寧靜,能捕捉到具有抽離的靈魂背後無邊際的想像力與色彩。

From an unfamilia
[ The book house ]

從一塊陌生的基地,開啟了一本未來將要承載大小故事的空間書籍,在一處已經累積著歲月的樑柱、樓板之中,尋找還未曾被發掘的使用模式,透過許多的溝通和一些不錯的想法,逐漸雕磨成提供主人居住的環境。有限的空間下,移除多餘的元素、牆面、RC樓梯...,增加前後光線的透明、室內移動的連結、色調的樸實,凸顯身為一個說故事者所擁有的書籍蒐藏,成為生活其中持續閃爍的光芒,同時某些片刻的寧靜,能捕捉到具有抽離的靈魂背後無邊際的想像力與色彩。

From an unfamilia
[ The book house ]

從一塊陌生的基地,開啟了一本未來將要承載大小故事的空間書籍,在一處已經累積著歲月的樑柱、樓板之中,尋找還未曾被發掘的使用模式,透過許多的溝通和一些不錯的想法,逐漸雕磨成提供主人居住的環境。有限的空間下,移除多餘的元素、牆面、RC樓梯...,增加前後光線的透明、室內移動的連結、色調的樸實,凸顯身為一個說故事者所擁有的書籍蒐藏,成為生活其中持續閃爍的光芒,同時某些片刻的寧靜,能捕捉到具有抽離的靈魂背後無邊際的想像力與色彩。

From an unfamilia
 

contact

newsroom


Copyright © 2018 質物霽畫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