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日綻 ]

 

品名:Sketch

尺寸:400 x 130 cm

媒材:乾燥植材、加工植材、人造毛皮、草圖紙、樹脂、矽膠、PVC膠片、乳膠布、鋼索、角才

 

闡述:

所有的建築要成為讓使用者有歸屬感的空間之前,從無到有佈涵了許多的細節,從空間的序列、動線情境的描繪,

乃至於建築的結構系統與構造方式、材質所呈現的紋理觸感,

依序由Sketch、Model至Detail三件作品的串連,傳遞一位建築師在完成空間思考的過程訊息。

Sketch為表現建築師試圖理解建築、環境與人之間的依存關係,而去閱讀基地所在的涵構與條件的轉化,一切的一切,均發端於一張紙。

 

閱讀作品的一種方式: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歐罕帕慕克(Orhan Pamuk)在一篇隨筆寫著:藝術家通過對一片又一片葉子的描繪,

耐心地再現了世界的悄聲嘆息...如果再靠近一些觀察,

你就會發現,那種感覺如此古老 - 獨自坐在森林中,那感覺如同世界本身一般地古老。

 

在這個作品中,藝術家以一種漫步的格調,將中山北路上所感受到的歷史節奏、城市街道的速度感、環境的佈景與氣味,

以高低起伏的植材與異質地複合,轉化成閱讀基地的過程。

其中,錯綜瀟灑的織線,是理解時間與環境所踏出的一步步足跡。

讓我們躬踞身形,以一個仰角的姿勢往上看,隨著細膩的植物編織前進,各式錦繡一樣的排、壓、轉、立、剪、聚工法,

完成了漫步地圖中的空間故事,有日式巴洛克、有台造清水模、有華夏典故、有歐美新建築潮的靈感匯集。

美好年代的新藝術(Art Nouveau)運動,一百多年後,藝術家以當代藝術植物拼貼的方式遙相呼應與共振。

對美學創造者來說,靈感像是細胞結構,看似簡單隨意,其中卻隱藏無盡的綻放能量與魔術細節。

每一個細胞核會產生無盡的分生與增長,靜待相應環境的成熟催化,就可以是偉岸的森林與山河寰宇。

一步一個呼息,時間感被淡化遺忘;在細密的藝術呈現裡,準備進入下一組解構主義作品的原生藝術(L’art Brut / Raw Art)氛圍。

 

品名:Model

尺寸:290 x 140 x 210 cm

媒材:乾燥植材、加工植材、羽毛、銅片、鋁片、鋁條鋁、方管、鐵絲、鐵網、錫箔、五金零件、單車輪圈、壁塞、PVC、壓克力、透明塑膠浪板、保麗龍

 

闡述:

城市不同時期的核心精神,由區域的歷史底蘊出發,以地域性的城市秩序為主體,搜集各方直接或暗示性的精神向度,企圖傳達出不同時間點描繪的都會表情。

Model表現城市中蘊涵著歷史的時間質地,錯置的文化軌跡,洗練出中山區的當代語彙以及新舊交融間的時代熔融。

 

閱讀作品的一種方式:

 

世界最重要的電影巨擘安德烈塔可夫斯基(Андре́й Арсе́ньевич Тарко́вский)曾說,

他的責任在於激發每一具靈魂對其自身基本人性與永恆的反省,而,儘管每一個人的命運攢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們卻往往任其恣意流逝。

 

將漫步於中山北路上所得到的訊息轉譯解構,一路由逸仙館、条通、光點、晶華酒店、蔡瑞月舞研社、晴光市場、花博、北美館、舊兒童樂園、中山橋

至圓山大飯店的結構與紋理,透過植物的語言,以非段落式、而是串連且揉合於一的立體裝置,表現中山區文化遺產樣貌與空間流動的秩序。

時間的片段在這個作品裡被取樣、研究、思考、和閱讀。像一個一個電影蒙太奇的鏡頭被打散了,我們可以周繞著作品,

以或一對、或兩三對片段一起觀察的方式,組接出前後文的自由觀點。

這樣原生藝術形態的立體拼貼裝置,正是將我們對於世界的理解權力追索返還到自己的手中,打破僵化的定向思考,像是我們曾經在諸多表現主義、

立體派作品所曾經得到過的嶄新審美經驗,不受羈綁地和藝術家的想像與企圖,來一場愉快而豐富的對話。永恆是什麼?

人們透過理解時間,明白了一瞬、日月、以及生死難迄的遙遠距離。這樣的差異,在藝術形態裡被同置,現實的此際,

可以與百年來的人文產出、可以與未來的可能價值觀,並陳並列。曾經消失的又重現,還沒發生的提前來到,

我們在這組裝置之中與時間相遇,對時間的感受被開啟,對永恆的理解於是可能綻放。

 

品名:Detail [ inside + outside ]

尺寸:200 x 45 x 45 cm

媒材:加工植材、檜木、厚紙板、鍍鋅鋼板、鐵絲、五金、透明塑膠浪板、保麗龍

 

闡述:

特殊物件有機的錯落於居住城市的巷弄間與生活起居的活動範圍,展演城市地圖中演繹出的故事脈絡。

 

閱讀作品的一種方式:

 

台灣影響卓著的新詩旗手夏宇,在她的作品 Mari y Juana 這麼寫著:

抒情已經完成 / 可以置身事外 / 剩下的是動作 / 用來置身事內

 

有如建築的的局部大樣模型,展現材料細節與構築精神;局部材料由植材的紋理應用交疊近乎拼貼式的空間畫面,轉化爲建築構造的組合。

一樣使用原生藝術形式的建築材料,藝術家完成了抽象式的雕塑作品。在前兩組作品中,我們先以靈感臆想逃離時間的束縛,

之後又以解構主義的精神品玩時間切片裡頭的細節故事,現在,我們可以回到純粹的美學線條與質材符碼,感受這兩件雕塑在本身釋放、以及彼此互義的趣味性。

這一組作品中,時間給我們的關係式是「凝結」。[ inside + outside ],可以是建築的內與外,也可以是人生的內與外。

我們的一生中,有某些心情、得失、起伏,對我們的影響遠遠高於其餘的那些,於是這些時間事件在我們的記憶中被凝結了、內化了、甚至逐漸變形。

曾經大大綻放的,以一種不凋的無形方式被收藏在心中的展示櫃,可能像鋼板一樣堅硬、可能是檜木一般的溫暖紋理、

也可能是流淌過甜美蜂巢的汁液,最終,凝結在人生時間的永恆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