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tler Taiwan JULY 2020

質物霽畫辦公室從創業以來,7年的時間更換了四個地方,從只有6坪的空間、到蟾蜍山上一處幽靜卻人煙罕至的混凝土閣樓、接著和朋友共同合作結合showroom的老公寓四樓、因為作品尺度逐漸擴大而搬到一樓的浦城街、到現在承載將近10個人一起工作的辦公室,年底的時候將要拓展空間到將近100坪。因為從零開始,一路上累積的方式都在隨時更動與調整,也因此好像更明白做事彈性的必要,以及適時妥協讓目標順利完成的能力,辦公室從來沒有追求刻意的美學,反而更多考量的是在最有效的成本之下,掌握所有人在其中相對應將事情有效執行的配置。

從學生時期就不太喜歡在大家各自隔離的辦公空間介面進行思考,後來進入到事務所,所有同事在高壓的工作環境中,似乎一切的往來都沈潛於茶水間片段的交流。還是喜歡與實質的狀態溝通以及感受,想像自己的工作空間時,也逐漸往開放式與沒有間斷交流的領域,體會漫遊的可能,如此好像比較能貼近內心那些不再具象的共識,尋找出遠離過分歸類以及僵化對於形式固執的所在,可以緩息的狀態。

我們的辦公室稱不上舒適或美好,但是裡面都是每一份努力累積所做的決定,一些還不確定如何使用的材料和已經完成還沒找到主人的作品、散置的半成品和永遠被要求整齊排列於桌面的工具、幾年下來各種尺寸和形式的座椅、領域與業務的改變所遺留下來的玻璃瓶罐、以及越來越多的收納櫃體和各式材質的整理盒,使用機能也從單純製作,進入到管理和設計部門的區塊,尋找最一開始在想像未來領域的整合,從建築、環境、藝術、議題等不同面向的期待放置在濃縮空間的DNA之中,等待發芽、照顧、茁壯...

設計與藝術在人文主義的熱情驅使下,試圖勾畫出能夠闡述的理性思考同時越發清晰的深廣世界,而不這麼具體的拓展面貌,可能也是某種不願意被規範的反骨性格,而殘存於這個社會裡的一種隱匿顯學。

-

Tatler Taiwan / JULY 2020

EVERYDAY OBJECT - 勤美學 森大 x 質物霽畫-以混種島嶼共創森林藝術美學工作坊

勤美學 森大 x 質物霽畫-以混種島嶼共創森林藝術美學工作坊


李霽認為:「這次活動最重要的是如何將不同領域的背景組織在一起,去體驗一種存在於自然的根源裡,如何能理解並找到生活與文化脈絡的訊息,透過這些訊息製作出一個放置於森林裡的整合。最讓人期待的是,與自然環境最有連結的生態學家、植物學家,他們花費幾十年的研究累積出來的可觀資料庫,藉由設計思考、工藝、食物設計、嗅覺、視覺藝術等方式,如何回應轉換並應用於實際生活中。」

-

主辦單位:勤美學 森大 The Forest BIG

主策展:質物霽畫 李霽 (Lee Chi)

生態導師:臺灣大學植物學系、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植物標本館館長 #郭城孟

藝文導師: 質物霽畫 李霽

藝文導師: 吳東龍的設計東京。東喜設計工作室 tomic design atelier 吳東龍

藝文導師: 曖曖。內含光 氣味實驗室 Äi Äi ILLUM LAB 張葳

餐食設計: 陳 小曼 Slow Food Design

6/19(五)第一場[寫生]藝文導師:李霽 https://bit.ly/2yQVwr3

6/20(六)[聞人的嗅覺意識]藝文導師:張葳 https://bit.ly/2XLbVFX

6/21(日)[知和五感]藝文導師: 吳東龍

https://bit.ly/3gGCIvH

時間 | 2020/06/19-21 08:30 ~ 18:20

地點 | 勤美學 森大 ( 台灣苗栗縣造橋鄉豐湖村1鄰乳姑山15-3號 )

勤美學官網 | https://cmpvillage.tw

-

感謝 EVERYDAY OBJECT 的報導,更多報導:

https://www.shoppingdesign.com.tw/post/view/5473?utm_source=line_sd&utm_medium=message_%E6%A3%AE%E5%A4%A7%E6%9D%8E%E9%9C%BD

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serial=2090&type=0&fbclid=IwAR1A7oPg0B2fRk6cVhT2S0BajjDI9n3-h-htPIPd6_wi6A_qdMKEhhLdSvA

https://www.wowlavie.com/Article/AE2000789

photo credit : 勤美學 森大 The Forest BIG

photo credit : 勤美學 森大 The Forest BIG

軒尼詩 V.S.O.P

即使面對藝術市場的複雜與多變,讓人堅持下去的理由,是保有面對創作時的純粹態度。如同軒尼詩 V.S.O.P 的精神「品見初心」,希望每個人在不同人生階段中,都能守護單純的赤子之心,持續往夢想大步邁進。

在愛馬仕的玻璃櫥窗裡,偌大的植物藝術裝置伸展枝頭,詮釋異材質與自然結合的衝突之美,此作品來自質物霽畫主理人李霽,擅長用植栽結合不同媒材,創作出一幅幅突破框架的藝術作品。他將建築背景視為靈感養分,延伸至空間設計與植物藝術裝置,他用作品實現美感,並注入自己的創作理念,討論生活輪廓、挑戰普世價值。

同時,李霽也不斷嘗試與各領域的品牌合作,儘管必須在自我創作與商業考量間來回切換,卻不曾減去李霽對藝術的熱情,「商業與創作其實沒有一定的界線,唯一的界線在於必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在藝術這條路上,李霽不特別侷限作品風格,無論是展覽或品牌合作案,李霽總會仔細梳理一件完整作品應該呈現的思考脈絡,並將質物霽畫的精神與業主想法相互融合,找出平衡點,完成每次精彩合作。

對藝術家而言,適時放鬆留白是為了保持創作的彈性。李霽表示,忙了一整天回到家,慵懶地待在屬於自己的空間,自在閱讀文字或是與貓共處,再舒舒服服地喝杯酒,就是最好的下班犒賞。他的生活中,喝酒不僅是身心上的享受,也代表一種品味,「我喜歡軒尼詩 V.S.O.P 在舌尖上柔滑的觸感,相較於許多人對烈酒的既定印象,軒尼詩的干邑白蘭地反倒溫柔內斂。」琥珀色的酒液透出優雅花果香, 尾韻細膩悠長。

品見初心不難,當願意聆聽內在的細微聲音,堅持對手邊事物所選所愛的理由,便能了解初心原來一直離你這麼近。

45-3.jpg

Traveler Luxe 旅人誌 NO.170

在極限中看見本質
Discovering True Natures in Extreme


和一般旅行的走馬看花不同,跑極地馬拉松的李霽去了人跡少至的荒野,看見了常人看不到的壯闊風景,以一步一腳印的方式體受每一寸土地,肌膚感知到不同氣候下的溫濕度,並領悟到不同氣候下所產生的地景,而不同地景又如何發展出文明,以一種非常直覺的感官體驗去認識一個地方。

-
Traveler Luxe 旅人誌

編輯Editor|Wei
攝影Photographer|張晉瑞

travelerw.jpg

CO-PAPER「蕊」

l CO-PAPER l 「蕊」整體構造以月桃葉作為基底,或平展、或捲曲地包覆柱頭。月桃葉經曬乾處理後,呈現被光陰挑染的灰白色澤,與古蹟原有的黃色帶磚、茶色扶手相互映襯。
累積多年植栽創作經驗後,李霽下一個階段的計畫,是為自然與建築創造連結。「建築」在他眼中,不再是我們所認知的建築,而是展開的體驗;而自然的體現,也不再僅止於花開或花落,而是與所有事物連結的流動狀態。如同封面故事,柱體被形塑為花器,同時,花草亦被形塑為建築,兩者經過設計人的創意與美感,跨世紀融合地相處,在此刻共同綻放美好。
_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Stamen" featured a base formed by shell-flower leaves, which either stretch out or curl up to wrap around the pillar top. After drying under the sun, shell-flower leaves reveal a light greyish hue as if dyed by time, echoing the yellow bricks and brown railings of the historical building.
After accumulating years of experience in botanical art, Lee's next phase plan was to create a linkage between nature and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in his eyes, was no longer the architecture we knew, but a laid-out experience;and the manifestation of "nature" was no longer the blossoming or withering of flowers, but a fluid state that connected to all things. Just like the cover story, the pillar was made into a vase, while the plants were shaped into an architecture. The two sides from centuries apart got along harmoniously through the creativity and aesthetics of a design professional, jointly showcasing wonderfulness at this moment.

發行Publisher|台灣創意設計中心Taiwan Design Center
總編輯 Editor-in-chief|方序中 Joe Fang
設計Design|張瑋芃 Molly Chang
攝影Photographer|陳琨霖 Kunlin Chen
執行團隊Excutive Esitors|台灣設計館、不只是圖書館、設計點、美國創新中心AIC
_

展出地點:松菸口 Song Yan Court
_